永續發展執行情形
為實踐企業社會責任,並促成經濟、環境及社會之進步,達到永續發展之目標,本公司董事會於2022年12月21日授權(追認)總經理為最高負責人,並以總經理室為永續發展之統籌單位,負責指派有關人員擔任永續發展目標之執行人,並向董事會報告永續發展推動情形。執行單位包括總管理處負責公司治理,人力資源課負責人權、人才招募及員工福利,環安課負責環境相關議題及職業安全與健康。
2024年12月25日向董事會報告永續發展推動情形:
1、持續聘用中高齡勞工:我國即將進入高齡化社會,為使中高齡人士能在職場上以優良的工作精神持續帶動年輕世代,使經驗及技術得以傳承。2024年聘用中高齡男性人數為46人、中高齡女性人數為28人,佔本籍總員工人數145人的51%。(截至2024/11/30)
2、社會貢獻:本公司位於台北市大同區及桃園市蘆竹區,創造在地就業機會,桃園廠所在地內厝里附近之人力有14人,佔工廠本籍員工10%;另與勤益科技大學、亞東技術學院建教合作,2024年度提供11名年輕學子於企業實習,並透過經營管理階層參與各式講座課程,與學生分享實務經驗;另與德明技術學院、輔仁大學建教合作,提供4名學生為期約一年的實習機會,讓學生得以進一步接觸設計行銷相關業務,提供青年學子更佳的學習與發表成果環境。
3、社會公益: 2024年3月捐贈排汗羊毛衫250件予新北市消防局及台灣樂山協會;另對於需要協助的家庭提供關懷並響應政府法令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聘僱身心障礙員工,共盡社會責任。
本公司就永續發展重大性原則,經評估各類風險後,訂定相關風險管理策略如下(風險評估邊界包括子公司-統發綠能):
重大議題 | 風險評估項目 | 風險管理策略 | 執行情形 |
---|---|---|---|
環境 | 氣候風險 | 每年進行氣候變遷議題之資訊收集與分析,並鑑別評估相關風險,以降低氣候變遷可能為公司帶來的負面衝擊。 | 1. 每年依照「ISO 14064-1 標準」查驗溫室氣體排放數據。 2. 依循TCFD架構進行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管理。 3. 通過GRS(全球回收標準),落實回收再利用,以符合市場客戶需求,更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
統發-太陽能營運 | 太陽能光電板會因使用年限過久產生熱斑,再因局部高溫而起火,故需與太陽能系統業者簽有維運合約,以及對太陽能電子設備投保損失險。 |
1. 對太陽能模組進行維護清洗(一年3次)。 2. 每年機電點檢。 3. 每年對設備投保。 |
|
社會 | 維護人權 | 本公司永續發展政策遵循國際人權規範及勞動法規,致力營造一個平等任用、免於歧視與騷擾之工作環境,同時尊重個人隱私權,建立多元勞資溝通管道及申訴機制,以確保員工權益。每年透過永續性測量工具(Higg Index-FSLM/SLCP)之驗證,作為內部持續改善的依據。 | 1. 本年度無違反勞基法及勞資糾紛之情事。 2. 本年度無發生歧視及性騷擾之情事。 3. 參與內部安全衛生在職教育訓練共分為四大項目,總共457人次,總時數1,163小時;參與安全衛生相關之外訓課程共19人次,總時數57小時。 4. 4/13通過SLCP驗廠,亦即在勞工權益、工作環境安全各面向,均符合標準要求。 |
公司治理 | 匯率風險 | 不做高槓桿投資、每週製作外幣存款餘額表、定期將來自國外客戶的美元貨款換匯。 | 本年度為匯兌利益。 |
法律遵循 | 遵循公開發行公司相關法規,隨時掌握主管機關修正法令之脈動予以調整,並配合主管機關修訂管理制度及制定具體準則,以落實內部控管,並定期/不定期實施教育訓練。與外部法律事務所簽訂法律顧問合約處理公司法務。 | 1. 制定永續報告書編製及申報作業辦法及永續資訊管理之內控制度。 2. 11/29舉辦「企業誠信經營與企業倫理」之教育訓練及宣導:計20人次受訓,總時數30小時。 |
|
資訊安全 | 設立資安專責單位、訂有資安政策、會計師每年資訊查核、實施資安宣導教育訓練。 | 1. 實施資安宣導教育訓練,共19人次,總時數38小時。 2. 本年度無發生重大資安事件。 |
董事會督導摘要(2024年12月25日)
1、碳費費率公告為每噸300元,2025年生效,免徵額為年排放量2.5萬噸以內,本公司目前應該不會被徵收,但免徵額以後有可能會降低;另外之後要計算「其他間接的溫室氣體排放」,要開始著手準備。
2、永續報告書2025年將要發佈,請工作小組將本公司今年所面臨的重要的議題都忠實表達於本書內容,讓利害關係人知悉。
人權政策
本公司支持並遵循『世界人權宣言』、『國際勞工組織國際公約』等之原則與精神,推展人權維護工作,杜絕任何侵犯及違反人權的行為,堅信尊重並保障人權是企業永續經 營的重要根基。據此提升員工與利害關係人的人權意識,從而持續改進。
●員工工時、休息、休假、薪資、考勤、請假、績效考核、獎懲、解僱與福利等,依本公司『工作規則』相關規定辦理,提供員工符合法令所要求之工資與福利。
●杜絕騷擾之工作環境,凡有騷擾情事依本公司『工作場所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辦法』相關規定辦理。
●杜絕不法歧視,確保員工於面試、任用、日常工作、升遷、績效考核、解僱時受公平對待,不因種族、國籍、年齡、性別、膚色、社會階級、身心障礙、懷孕、疾病、性傾向、婚姻狀態、政治立場、宗教信仰、言論立場、參加特定組織如工會等而有歧視對待。
●禁用年齡未滿十六歲之童工,聘用未滿十八歲之員工僅限於與學校機構合作之短期實習。
●杜絕強迫勞動、監獄勞動以及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人口販賣。
●尊重員工隱私權與自由結社之權利,並依『個人資料保護管理辦法』保護員工個資。
●本公司尊重員工之自由意志決定是否接受加班安排,亦可依法定時限規定提出終止勞動契約要求,本公司一律予以尊重。
●凡員工有任何權益受損疑慮,均可依『勞工權益諮詢辦法』向相關管道提出諮詢與申訴,本公司員工亦享有集體談判之權利,凡與資方達成之最終共識,公司必須遵守並執行。
(人權評估及相關教育訓練請詳上表)
工作環境與員工人身安全保護措施
本公司對工作環境安全及員工健康衛生均十分重視;辦公大樓及廠區均設有24小時的警衛保全人員、門禁管理;公司並制定安全衛生管理規章,規定安全管理事項,以供員工遵循,並由廠長及勞工安全衛生人員,推動安全衛生自動檢查計劃、督導各單位勞工安全衛生管理、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安全衛生檢查等。
1、設備安全:
(1)危險性機械(升降機)每月委託外部專業廠商檢查並取得廠商檢查結果記錄。
(2)每月由使用單位負責檢查及填寫「電動堆高機每月自動檢查表」且每年委託外部專業廠商實施法令規定之檢查。
(3)承攬商於工程簽約及進廠時,均告知安全及環保應注意事項。
(4)現場操作人員依規定需穿戴安全配備(口罩、安全帽、安全鞋、安全掛鉤、耳塞、護目鏡等)。
2、生產環境:每半年委託外部專業廠商對作業環境進行粉塵、噪音檢測;及每年對特殊化學藥品之含量進行暴露性檢測。
3、環境衛生:公司設有專職清潔人員每日清掃維護、定期實施清洗消毒作業、定期更換及維護飲用水衛生安全等; 公司並推行「6S運動」制度,以員工「安全」為 主軸,用「修養」概念在工作場所中建立有共識的管理語言,推動全員自動自發做好「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工作。
4、醫療保健:
(1)對員工每一年實施一次一般健康檢查。
(2)對噪音作業場所人員,每年一次聽力特殊健康檢查。
(3)健康檢查之醫療機構,須經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會同行政院衛生署公告指定者。
(4)工作場所如發生職業災害,即採取必要急救措施,並實施調查、分析及作成記錄。
5、消防安全:依消防法之規定設置完整之消防系統及聯防體系,每季實施消防安全編組演練,使人員熟悉緊急應變措施。
本公司在工作環境與員工人身及工作安全保護措施上善盡責任,不斷追求進步,以達到工作職場零災害的目標。
2024年無重大職災及火災事件。
能源規劃
為有效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減少不必要浪費,本公司已制定「能源管理程序」;在生產設備方面淘汰舊有高耗能設備,改用高效低耗能設備,如低浴比染色機、裝設變頻器/智慧電表、引進儲能系統等節能措施;另外對定型機及鍋爐餘熱進行回收再利用。
本公司於桃園廠屋頂裝設裝設1,998.3kW太陽能板,結合政府綠能政策成為太陽能示範廠,提供太陽能面板的設置經驗分享;2022年、2023年發電度數分別為198萬度及214萬度,未來也將持續規劃可設置的空間,提升太陽能裝置容量。
溫室氣體、用水量及廢棄物資訊
1、本公司設立「智能與環境永續課」負責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平台及ISO-14064-1溫室氣體盤查的建置及認證,除遵循主管機關推動溫室氣體盤查外,並計畫未來建立溫室氣體內部稽核、資訊管理系統與盤查報告書及相關程序文件,逐步提升本公司因應氣候變遷之自主管理能力及減碳成效。
2、本公司溫室氣體排放以2021年為基準年,目前天然氣鍋爐已取代燃煤鍋爐,至2030年以減少52.5%為目標(即2萬噸以內),目前2021年~2023年已減少67%。
3、本公司用水量以2021年為基準年,至2030年以減少30%為目標,目前2021年~2023年已減少56%。另外本公司採用環保染劑,可大幅降低水中COD濃度,減少廢水處理負荷。
4、上述的溫室氣體排放及用水量之減少皆已達標,主要是漂染產量因訂單不足,較基準年減少超過50%,未來希望在產能飽和時亦能達標。
近兩年查驗聲明:2022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查驗聲、2023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查驗聲明
近年CO2排放、用水及廢棄物量:(資料涵蓋範圍為桃園廠區及子公司-統發)
年度 項目 |
2021年 (基準年) | 2022年 | 2023年 |
溫室氣體(範疇一) |
35,728 噸 | 19,645 噸 | 9,785 噸 |
溫室氣體(範疇二) |
6,420 噸 |
5,151 噸 |
4,009 噸 |
每染1噸排放之 溫室氣體 |
5.8 噸 |
4.6 噸 |
4.0 噸 |
用水量 |
1,235,482 ㎥ |
937,715 ㎥ |
537,382 ㎥ |
每染1噸之用水量 |
171 ㎥ |
172 ㎥ |
158 ㎥ |
有害廢棄物 |
0 噸 |
0 噸 |
0 噸 |
無害廢棄物 |
2,145 噸 |
1,281 噸 |
801 噸 |
每染1噸所產廢棄物 |
0.33 噸 |
0.24 噸 |
0.23 噸 |
氣候變遷因應政策
氣候變遷是當代全球性議題,其所帶來的極端氣象,也引發物種滅絕、蟲媒傳染病、生態系統崩潰、致命熱浪、缺水和農作物減產等後果,並衍生出氣候難民、飢餓危機,故對人類、生態與地球環境皆帶來重大深遠的影響及挑戰;因此本公司評估氣候變遷所帶來的風險
與機會,並對相關重要議題進行評估,執行減緩與調適行動方案,以達到節能減碳之目的。
相關政策如下:
●遵守法令規章,響應國際氣候倡議:遵守國內相關法規,響應巴黎氣候協定「全球升溫2℃以內」的目標,及回應品牌日益嚴格的低碳生產要求,以符合客戶需求及社會期待。
●對氣候變遷的危害進行宣導:召集相關管理人員宣導關注氣候變遷議題之重要性,所造成的危害須及時因應及控管,以培養員工永續意識。
●鑑別氣候相關風險及機會:盤點氣候變遷所產生的議題,鑑別應為風險或是機會,並針對重大性風險與機會,進一步評估潛在營運與財務衝擊。
●建立風險管理流程,訂定氣候相關績效指標與量化目標:依據衝擊程度及可能性評量等級,分別擬訂相關處置,並按內部既有目標管理期程,訂定節能與減碳目標;所選擇之行動方案應能有效管理並達到預期效果。
●擬定風險因應措施,落實節能減碳方案:以低碳生產為主軸來擬訂節能減碳策略,包含持續發展環境友善技術、將循環經濟導入 產品製造、強化源頭減廢及污染預防等措施。
TCFD
類別 | 指標 | 公司管理行動 |
---|---|---|
治理 | 描述董事會對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之監督。 | 氣候變遷相關風險已納入企業風險管理範疇,且訂定「氣候變遷風險管理作業程序」,每年向董事會報告企業風險與因應措施。 |
描述管理層在評估和管理氣候相關風險和機會之作用。 | 由總管理處主導並召集與氣候變遷風險、機會及財務衝擊評估之相關部門共同執行,每年審議氣候變遷相關議題推動狀況。 | |
策略 | 描述組織已鑑別之短、中、長期的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 | 依內部既有目標管理期程,定義短(二年以內)中(二~五年)長(五年以上)期的氣候風險與機會。 |
描述會對組織業務、策略與財務規劃產生重大衝擊的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 | 依照議題評估表鑑別重大風險與機會,評估其對公司帶來的潛在營運與財務衝擊。 | |
描述組織的策略韌性,將氣候變遷不同的情境納入考量,包括2°C或更嚴苛的情境。 | 將氣候變遷情景納入考量,對重大風險、機會訂定策略與目標。 | |
風險管理 | 描述組織鑑別和評估氣候相關風險的流程。 | 利用TCFD架構辨識氣候風險與機會,集結各部門與工廠相關單位討論對年度重大氣候風險結果達成共識,由高階管理階層確認,流程圖請參考「氣候變遷風險管理作業程序」第八條。 |
描述組織管理氣候相關風險的流程。 | 審查並檢討風險與機會等級管控結果,請參閱「重大風險機會議題評估表」 | |
描述組織在鑑別、評估和管理氣候相關風險的流程,如何整合納入整體的風險管理。 | 2021年訂定「風險管理辦法」時已將氣候變遷風險管理納入範疇。 | |
指標目標 | 揭露組織在符合策略與風險管理流程下,使用於評估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指標。 | 降低單位產品總溫室氣體排放量、用電量、耗水量等。 |
揭露範疇一、二、三的排放量與相關風險。 | 每年依照「ISO 14064-1 標準」盤查溫室氣體範疇一、二的排放數據,並由外部機構進行驗證。 | |
描述組織在管理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之目標,以及相關目標之表現績效。 | 為降低總溫室氣體排放量、工廠用電量、漂染耗水量,已針對各項鑑別之重大氣候相關風險、機會訂定策略、目標,請參閱附表。 |